最新党的政治理论知识及时事政治摘要

来源:解志愿

政治复习要点

2017年成考时事政治复习

1、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2016年7月1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最新党的政治理论知识及时事政治摘要

2、继营改增之后,资源税改革7月1日起全面推开,这标志着始于2010年的资源税改革全面落地。

3、2016年第1号台风“尼伯特”于7月8日5时50分以超强台风级在台湾台东太麻里乡沿海登陆,成为1949年以来登陆我国的最强初台。

4、7月15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四十届会议上,中国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顺利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我国的世界遗产总数已达到49处,继续保持世界第二的领先地位。

5、7月17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四十届大会上,湖北神农架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荣膺“世界自然遗产地”称号。神农架也成为我国第一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和生物圈保护区、世界地质公园、世界遗产三大保护制度共同录入的“三冠王”名录遗产地。

6、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研制的国产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AG600在珠海实现总装下线。据悉,AG600是当今世界在研的最大一款水陆两栖飞机。

7、2017年“东亚文化之都”评选活动终审工作7月25日在京举行。经评审委员会评审,长沙市当选2017年“东亚文化之都”。

8、首届世界积极教育联盟成立大会7月18日至20日在美国达拉斯市举行,来自40多个国家近千名专家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围绕“积极教育”这一国际新理念及其实践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

9、国务院发出通知,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推进以人的新型城镇化的首要任务,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本途径,是扩内需、调结构的重要抓手。

10、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中国城市报社、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等单位日前参考国际标准,结合中国实际,通过考察、问卷、评议、公示等程序,认定河南省民权县为“中国长寿之乡”和“中国健康小城”。

11、8月16日1时4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人类将首次完成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并利用“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在国际上率先成功实现了千公里级的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

12、9月4日至5日,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将在杭州举行。

13、当地时间8月5日晚,第三十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里约热内卢的马拉卡纳体育场开幕。这是现代奥运会历经120年发展后首次登陆南美洲。高尔夫和7人制橄榄球时隔112年和92年后重归奥林匹克大家庭。

14、澳大利亚出口委员会8月18日发布的《2016澳大利亚国际商务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成为澳大利亚企业最想投资的国家。

15、近日,*、国务院决定,在辽宁省、浙江省、河南省、湖北省、重庆市、四川省、陕西省新设立7个自贸试验区。

16、201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17、*9月3日出席2016年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中国发展新起点 全球增长新蓝图》的主旨演讲,

18、2016年是“九一八事变”发生85周年,人们要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19、在第三个国家扶贫日到来之际,*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一个标志性的指标是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20、上海至2040年将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和文化大都市。这是上海首次将建设“五大中心”写进规划,明确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定位。

2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宣布,人民币10月1日正式加入IMF的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

22、2016厦门国际海洋周11月4日在福建厦门举行,《2016年国民海洋意识发展指数(MAI)研究报告》显示,北京地区的海洋意识最强,以84分高居榜首,上海、天津分别位居第二、三位。

23、2016年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

24、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11月16日上午在浙江省乌镇开幕。

25、中共中央11月29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座谈会,纪念朱德同志诞辰130周年。

26、2016年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11月19日在秘鲁利马举行。*应邀出席并发表题为《深化伙伴关系 增强发展动力》的主旨演讲。

2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11月30日通过审议,批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8、12月4日,在第三个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29、2016年12月11日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15周年的日子。

30、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与比利时驻华大使馆12月4日在京举行招待会,庆祝中比建交45周年。

31、日前,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并将于2018年1月1日开始实施。环保税,由此成为我国的第十八个税种。

32、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1月10日全天召开会议,中共中央*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

33、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月11日发表《中国的亚太安全合作政策》白皮书。白皮书指出,中国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努力走共建、共享、共赢的亚太安全之路。

34、国务院日前印发《“十三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明确了“十三五”知识产权工作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对全国知识产权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这是知识产权规划首次列入国家重点专项规划。

35、1月17日,*在达沃斯国际会议中心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共担时代责任 共促全球发展》的主旨演讲,

36、1月18日,*在日内瓦万国宫出席“共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高级别会议,并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

37、中共中央政治局1月22日召开会议,会议决定,设立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由*任主任。

38、*同斯里兰卡总统西里塞纳2月7日互致贺电,热烈庆祝两国建交60周年。

39、2月8日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获悉:2016年我国商标申请量达369.1万件,已连续15年位居世界第一,国内商标申请量排前5位的省份分别为广东、北京、浙江、上海、江苏。

40、2016年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首战之年,按照每人每年2300元(2010年不变价)的农村贫困标准计算,2016年农村贫困人口4335万人,比上年减少1240万人,超额完成1000万人的目标任务。

41、2月28日,国家认监委、工信部电子司指导下的汽车联网产品认证联盟,推出我国自主研制的“米级快速定位北斗芯片”,导航精度从原来的10米提升到1?2米,标志着我国自主可控的北斗卫星导航即将进入米级定位时代。

42、科技日报3月9日消息,近日从中国科学院获悉,我国自主研发的“海翼”号深海滑翔机,在马里亚纳海沟完成了大深度下潜观测任务并安全回收,其最大下潜深度为6329米,刷新了水下滑翔机最大下潜深度的世界纪录,为我国深渊科考提供了新的科考手段。

43、3月22日是第二十五届“世界水日”,也是第三十届“中国水周”的第一天。联合国确定今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废水”,我国今年纪念“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是“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全面推行河长制”。

44、*3月25日向博鳌亚洲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致贺信。强调,2017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以“直面全球化与自由贸易的未来”为主题,共同推动更有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续的经济全球化进程。

45、2017年3月28日是西藏百万农奴解放58周年的纪念日。

46、3月30日电,中央宣传部30日向全社会公开宣传发布“以国为重的大国工匠”徐立平的先进事迹,授予徐立平“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47、联合国开发计划署3月21日发布2016年人类发展报告,指出全球所有地区的平均人类发展水平在1990年至2015年间都取得显著进步,但仍有1/3的人口生活在低人类发展水平。

48、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是以*同志的*作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49、4月16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贵州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在贵阳召开,在贵州参选的中央提名的代表候选人*同志,以全票当选党的十九大代表。

50、中央宣传部4月25日向全社会公开宣传发布“当代愚公”黄大发的先进事迹,授予黄大发“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51、4月27日19时07分,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完成首次推进剂在轨补加试验,填补了我国航天领域的空白,实现了空间推进领域的一次重大技术跨越,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这一关键技术的国家。

52、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公司4月3日宣布,将南非主权信用评级下调至垃圾级,这也是南非自2000年以来首次失去标普的投资级评级。

53、4月13日,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发布重磅消息称,土卫二上具备生命所需的几乎所有已知元素。

54、4月27日,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GMIC)北京2017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拉开帷幕。大会以“天?工?开?悟”为主题,寓意着眼现在,关注未来。

55、经国务院批准,自2017年起,将每年5月10日设立为“中国品牌日”,2017年的主题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开启自主品牌发展*”。

56、*5月14日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主旨演讲,强调坚持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

57、日前从住房城乡建设部有关“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通气会上获悉:截至目前,我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0项,总量位列世界第二。

58、5月18日消息,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今天在南海宣布,我国正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进行的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这也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了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

59、当地时间5月23日15时59分,“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成功完成大洋38航次第三航段的首次下潜(总第143潜次)。本次下潜为工程下潜,调查区域为世界最深处的马里亚纳海沟北侧,最大下潜深度4811米。

60、日前公安机关明确,2017年7月1日起将实现身份证全国范围异地办理,奔波千里回乡办证换证就要成为历史。

61、在2017年5月召开的世界气象组织(WMO)执行理事会第六十九次届会上,中国气象局被正式认定为世界气象中心(WMC)。

62、2017年6月17日是第二十三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我国宣传的主题是“防治荒漠化,建设绿色家园”。

63、6月25日是第二十七个全国土地日,今年主题为“土地与生态文明建设”。

64、当地时间6月22日,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的世界大都市协会世界大会全体大会上,广州成功获得2020年世界大都市协会第十三届世界大会主办权。

65、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2017年起,全面推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

66、巴拿马时间6月12日晚8时,巴拿马总统正式向全世界宣布:巴拿马共和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

什么是世界观、方法论、哲学?

世界观是人们对包括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内在的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方法论同世界观是统一的。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哪两个方面?

1.思维与存在、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

2.思维是否能否认或正确认识存在,即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1马克思主义哲学在19世纪40年代产生不是偶然。19世纪40年代,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矛盾的激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条件。2.19世纪30至40年代,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3.无产阶级为了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需要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19世纪上半期,自然科学取得了巨大进步,其中有代表性的重大成就就是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三大发现。

哲学产生的思想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思想理论来源:继承和发扬了哲学史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德国古典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点?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相统一的完备理论体系。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革命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无产阶级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意义?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战略、策略的理论基础,是我们*的理论指南

2.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增强我们鉴别各种理论和路线是非的能力。

3.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帮助我们掌握运用概念的艺术,提高理论思维的能力。

物质的本质属性是什么?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说复写、摄影、反映。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重要理论意义?

坚持了物质是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1.坚持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的批判了不可知论。

2.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3.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关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4.他给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提供了哲学基础,给科学研究。实际工作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1.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2.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他的物质主体,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什么是规律?

为什么说规律是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关系

事物联系和运动构成规律。规律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1.规律是本质的联系。任何规律都是事物内在根据和本质联系。规律同本质是同等程度的范畴,规律是本质的或本质之间的联系。

2.规律是必然的联系。任何规律都是事物必定如此、确定不移的趋势。

3.规律是稳定的联系。任何规律都是同类现象背后的共性,是丰富多彩的现象背后的稳定联系。

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和区别?

自然规律是自然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社会生活过程中诸现象间本质、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之间有一定联系,也有区别。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两者的区别:自然规律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社会规律则是通过抱有一定目的和意图的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在社会规律中,即存在客观制约主观的关系,有存在着主观制约客观的关系。自然规律只要具备了同样的物质的客观物质条件就可以以完全相同的形式反复出现,社会规律则是历史的,在不同社会、国家、民族以及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这就使社会规律比认识自然规律困难的多

什么是意识?意识的三个发展阶段是什么?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印象。三个阶段:即有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征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再到高等生物的感觉和心理,最终发展为人类的意识。

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定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主要表现在。1:意识反映世界具有自觉性、目的性和计划性。

2:意识不仅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4:意识海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人生理活动的作用。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重要意义?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本质问题的一个基本原理。基本内容:

1.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个。

2.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即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而不是某种“史基”的物体

3.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而不是单一的毫无差别的统一。

意义:1.其理论意义在于,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系列原理和原则都是以此为根据和前提的,从而成为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世界观。

2.其实践意义在于,它是我们从事一切工作的立足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

简述劳动对意识的产生和发展的决定作用?

劳动使猿脑变为人脑,从而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器官

1.劳动产生了语言。

2.劳动丰富了意识的内容,推动了意识的发展。

简述意识的能动性的表现及其实现条件和途径?

1.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指人们在实践中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

2.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变现在: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3.意识的能动作用最为突出的变现是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4.意识活动能在一定条件下控制人的生理活动。

3.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条件和途径:1.认识和尊重客观事物的规律,是正确和充分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前提。2.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是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重要条件。3.正视并处理好事物和环境的关系,才能使意识的能动作用得到有效发挥。4.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是通过实践活动,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运用物质和意识辨证关系原理,说明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实对我国*的伟大意义?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意识能指导人们采取正确的行动,促进食物合乎规律的发展;错误意识会引导人们采取错误行动,阻碍和破坏事物的发展,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中,要根据客观实际,按规律办事情,即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根本原则。

1.只有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才能认识*的规律,制定出符合客观规律的路线、方针、政策,使*取得成功;反之,从主观愿望和书本出发,必然使*遭受挫折。我们*几十年来的经验教训,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恢复了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并指导我国的*,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只有不断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根本原则,我国的*事业才能不断地向前发展。

联系的含义及特点?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其特点:

首先,联系具有客观性。其次联系具有普遍性。再次,联系具有多样性。

为什么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发展是前进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因为;

1.就新生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有新的结构和功能,它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旧事物的各种要素和功能已经不适应环境和客观条件的变化。

2.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它即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有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仍然适合新的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怎样认识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

所谓过程是指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都有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中的一切现象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和发展的。坚持事物发展过程的实现,就要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吧一切事物如实的看作是变化、发展的过程,既要了解他们的过去、观察他们的现在,又要预见他们的未来。在今天,科学地认识*的历史必然性、历史阶段、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对我们坚定信念、积极投身*的伟大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中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和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它是对事物辩证认识的实质;是否承认对立学说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实质。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含义: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其中含义:1.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2.矛盾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矛盾斗争性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多样性的形式。不同矛盾具有不同的斗争形式,同一矛盾在不同阶段上的斗争形式也不同

同一性对事物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

由于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条件,矛盾双方可以利用对方的发展使自己获得发展

1.由于矛盾双方相互包含,矛盾双方可以相互汲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2.由于矛盾双方彼此相通,矛盾双方可以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并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

斗争性对事物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

斗争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造成事物的量变。斗争促使矛盾双方地位或性质转化,实现事物的自变。

内因和外因的含义及其关系?

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说明事物的发展的根本原因不在事物的外部,而在于事物内部矛盾性。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因。内因即内部矛盾是事物存在的基础,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本质,是事物变化的根据,他规定着服务发展的方向,所以它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它能够加速或延缓甚至暂时改变事物发展的进程,但它必须通过内因其作用,它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对于我们分析问题和指导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我国实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方针的重要哲学基础。

质和量的含义以及方法论意义?

质是一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它事物的规定性。事物质的规定性是由事物内部矛盾的特殊性说决定的。

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

质和量的统一为度。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范围、幅度和限度。它的极限叫关键点,超出了关节点,事物就形成了新的质量统一。认识度才能确切地把握事物的质,不致混淆不同事物。

相互关系:

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

2.质变和量变的必然结果。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3.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为什么?

前进行体现在:每一次否定都是质变,都把事物推到新阶段;每一周期都是开放的,不存在不被否定的终点。曲折性体现在回复性上,其中有暂时的停顿或倒退,但是曲折终将为事物的发展开辟道路。由于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我们就不能奢望什么事情都是径情直遂、一帆风顺的,要善于洞察事物发展中的各种可能性,充分估计其困难和曲折,经得起困难和挫折的考验,坚定信心,知难而上,开辟前进的道路。

原因和结果的含义以及原理、方法论意义?

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较原因,而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叫结果。

1.原因和结果的区分即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2.原因和结果相互作用,原因产生结果,结果反过来影响原因,互为因果。

3.原因和结果相互渗透,结果存在原因之中,原因表现在结果之中。

4.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复杂多样性的,有一因多果,同因异果,一果多因、异因同果, 多因多果、复合因果

现象与本质的含义以及原理和方法论意义?

现象和本质也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一方面,现象和本质是又区别的。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人们可通过感官感知,本质则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根本性质,只有靠人的理性思维才能把握;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而本质是一般的、共同的;现象是多变的,本质则是相对稳定的;现象是生动、丰富的,本质是比较深刻、单纯的。现象有真象和假象之分,假象与错觉不是一回事。另一方面,现象和本质又是统一的,他们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任何本质都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没有不表现为现象的本质;任何现象都是从一定的方面变现着本质,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即使假象也是本质的表现。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表明,正因为现象和本质是统一的,所以我们能够通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同时由于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的,又要求人们不能停留与现象而必须透过现象揭示本质。

能动反映论的主要内容?

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应。

2.主体对客体的反应时一个能动的创造性的过程。

3.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应时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

如何理解第一次飞跃?

1.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人在实践中通过感官对事物外部形态的直接的、具体的放映,它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感性认识的特点是直接性和具体性。

2.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通过思维对事物内部联系的间接的,概括反应。它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以及假说和理论等形式。理性认识的特点是它的间接性和抽象性。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统一的认识过程中的两个阶段,他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质的区别。

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又是相互联系的。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依存。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唯物论。2.在实际的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又是互相交织、互相渗透的。

5.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两者统一的基础是实践。感性认识是在实践中产生的,由感性认识到理论认识的过度,也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

如何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飞跃的条件?

他们所要具备的条件:

1.要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2.要把关于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同主体自身的需要和利益的认识相结合,形成正确合理的实践观念。

3.要把理论的正确性和现实的可行性统一起来,寻求实现理想客体的具体途径和工作方法.

4.理论必须被群众掌握,内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联结、相互包含的。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任何相对真理中都包含有绝对真理的颗粒;另一方面,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什么是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只有创新,才能使我们的思想和理论随着实际的变化而变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真正实现主观和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这是我们的治党治国之道,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之道,也是我们每个人学习和工作的成功之道。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什么?为什么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所谓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存在与发展中各种物质要素、物质活动和物质关系的综合,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物资资料生产方式等三个基本的方面。在整个社会存在中,物质资料生产方式起着主要的决定性作用。

1.它是一切社会历史观无法回避而且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

2.它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延伸。

3.它是划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这两种对立的历史观的根本标准。

4.它是人们社会实践中和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基本问题。

地理环境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地理环境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动植物、矿物等

一: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影响因素。1.一定的地理环境是人们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和物质基础。2.地理环境的特点直接制约着人与自然的关系,既制约着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制约着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

二:地理环境不是人类社会发展最终的决定性因素。1.地理环境不能直接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2.地理环境不能直接决定社会制度的变化。

人口因素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人口因素是指作为物质资料生产和人自身生产的主体的人们的总和,包括人口的数量、质量、密度、构成、分布、增减、迁徒。

一:一定的人口因素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必要前提和重要影响因素。1.一定的人口因素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必要前提和物质基础。2.人口因素的状况直接制约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制约着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

二:人口因素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性因素。1.人口状况不能直接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2.人口状况不能直接决定社会制度的变化。

生产方式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简称生产方式,是指人类改造自然以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方式,它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是一定的生产力以一定的生产关系的统一,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内容,体现着生产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的形式,体现着生产总人与人的关系。

作用:1.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产生。

2.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存在。

3.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4.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变化。

5.生产方式决定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影响作用的性质、方式和大小。

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有哪几个方面?

1.劳动资料即劳动手段。

2.劳动对象

3.劳动者

4.科学技术

如何理解国体与政体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1.国体既国家的类型,指的是国家的阶级内容,或说社会个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2.国体与整体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

3.国家的职能是国家本质的表现。

国家的对内对外职能?

对内:政治职能、经济职能、社会管理职能、

对外:国防职能、外交职能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如何?

唯物史观是历史唯物论与历史辨证论的统一。

唯物史观首先是历史观上的唯物论,既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依赖于社会存在。主要表现在: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产生和内容。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应,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2.社会存在君顶社会意识的发展和变化。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应,一旦社会存在有了发展、变化,社会意识或迟或早也会发生相应的发展、变化。

3.社会存在的阶级性决定社会意识的阶级性。

社会意识同时也是历史观上的辩证法,既在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前提下,也承认社会意识一旦形成就具有了相对的独立性,并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1.社会意识的发展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完全平衡性。

2.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和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具有不完全同步性。

3.每一种形式的社会意识都具有自己纵向的历史继承性。

4.不同形式的社会意识之间还具有横向的相互作用。

5.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的规律?

概括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一方面,生产力的状况决定一定生产关系的产生极其变化发展的方向和形式;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对生产力总是从基本现实和到基本不详适合,再到基本相适合:与此相适应,生产关系也总是从相对稳定到新旧更替,再到相对稳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这种矛盾运动循环往复、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逐步走向更高阶段。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关系: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现实意义:

上层建筑既具有对经济基础的依赖性,又具有相对独立性,这就使上层建筑不会完全的、绝对的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他们之间总会有矛盾。

这一规律使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依据,是我们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和建设*的客观依据,对于我们深刻理解和自觉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方针,*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有一重要动力。

改革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集中表现在,它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和手段。改革是社会发展总经常出现的、具有相当普遍性的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重要形式。

改革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客观要求,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手段,改革是*发展的重要动力。*改革是*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是为了解放生产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改革也是一宗“制度创新”,用新体制取代旧体制,改革是社会生活的深刻变革,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所以改革也是一场革命。

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现代科技革命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1.它使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发生质的变革。2.它使人们的劳动形式产生质的提升。3.它使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发生重大调整。

二:现代科技革命推动生活方式的变革。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直接或间接的作用于人们生活方式的是个基本要素,既生活主体、生活资料、生活时间、生活空间,从而引起生活方式发生新的变革。

三:现代科技革命推动思维方式变革。现代科技革命使思维具有系统化、整体性、开放型、动态性、创造性等特征,并使认识活动出现教学化、模型化、形式化的趋势。

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绝大多数。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人民群众有着不同的内容,包含着不同的阶级、阶层和集团。人民群众的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

1.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4.人民群众既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在历史人物中,对那些反应时代要求,代表进步阶级或阶层利益,对社会发展起显著促进作用的代表人物,称之为杰出人物。历史人物,他别是杰出人物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历史人物使历史时间的发起者、当事人;历史人物是实现一定历史任务的组织者、领导者;历史人物是历史进程的影响者,它可以加速或延缓历史任务的解决。因此,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的集体过程始终起着一定作用,有时甚至对历史事件的进程和结局发生决定性的影响,但不能决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什么?

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起基本内容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福祉的观点,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群众路线是群众观点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运用。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1.*思想的科学含义。

1.*思想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2.*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和经验总结。

3.*思想不仅是*同志个人智慧的产物,也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集体智慧的结晶。

*思想的主要内容。

新民主主义理论:*革命和*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党建设理论;他有三个基本方面: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

*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1.*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3.*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1997年党的15大确立的*理论为指导地位

2002年将三个代表写入党章

科学体系:第一次比价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

主要内容:

1.*本质理论:什么是*,怎样建设*。是*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不断提出和反复思考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

2.*理论

3.*改革开放理论

4.*理论。

5.*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1.*理论是对我国*规律的科学认识

2.*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的科学指南。

3.*理论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有哪些主要内容?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有哪些主要内容?

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主要内容),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义国家所有(应有之义),保护民族工商业(极具特色的一项内容)

文化纲领: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在新民主主义文化中居于指导地位的是共产主义思想。

为什么要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

必要性(主观因素)

1.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是由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2.近代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

3.中国革命的敌人虽然建立了庞大的反革命军队,并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而农村则是其统治的薄弱点。

可能性(客观因素)

1.近代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

2.由于中国是一个大国,革命力量大有回旋余地,而帝国主义国家的间接统治以及其相互的矛盾和斗争,造成了军阀割据的局面和连绵不断的军阀混乱,又使红色政权获得存在和发展的间隙。

3.红色政权产生的地方都经过大革命的洗礼,有较好的群众基础。

4.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存在,最重要的是共产党组织的力量和政策的不错误。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有哪些?

*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是什么?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以*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进行理论创新而形成的具有独创性的关于中国人民革命的理论,是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指导思想,具有伟大的意义。

2.新民主义主义理论,解决了在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落后的半殖民地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里进行革命的一系列理论问题,科学的回答了近代中国革命向何处去的问题,正确的解决了中国革命的发展阶段的问题,揭示了近代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3.在新民主义革命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结束了中国几千年来封建地主阶级剥削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结束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奴役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新民主主义的伟大胜利,是二十世纪继俄国十月*革命以后改变世界面貌的伟大历史事件,有力地鼓舞和推动了世界上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反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斗争,极大的增强了他们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信心,有力的支持了世界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增强了世界人民争取世界和平的力量。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什么?

一化三改:*工业化,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7.对农业、手工业的*改造的经验是什么?

1.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

2.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

3.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

8.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的经验是什么?

*制度建立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1.*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为伟大的社会变革,也是20世纪中国又一次划时代的历史巨变

2.*基本制度的确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

3.*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和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

4.中国*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占有世界人口1/4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这是世界*运动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时刻。

补充

五四运动标志着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各种矛盾的最主要矛盾。近代中国的国情是:已经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1.中国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2.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其中贫农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3.城市小资产阶级,包括广大的知识分子、小商人、手工业者和只有职业者,同样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是动力之一,是可靠的同盟者。4.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一方面受帝国主义压迫,又受封建主义的束缚,它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在革命的关键时刻动摇。区别新旧革命,是领导权的问题。

*本质理论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对*本质所作的概括,一方面强调必须集中力量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另一方面指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手段和目的。

1.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的本质。

2.突出强调了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社会发展的目标,并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两个方面阐述了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

*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1.*本质理论是吧我们队*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2.*本质理论对探索怎样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为什么说“发展才是硬道理”?

1992南方谈话第一次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从*本质要求的高度强调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

1.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制度的必然要求。

2.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3.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

*的科学含义是什么?

1981年11界6中全会{关于建党以来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提出我国*制度和处于*。

13大系统的阐述了*理论。

科学含义:

1.我国社会已是*社会。

2.我国*社会还处于初级阶段。

*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1.经济实力显著增强,铜丝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

2.*体质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质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层次矛盾和问题。

3.人民收入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

4.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

5.*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

6.*文化更加繁荣。

7.社会活力显著增强

8.对外开放日益扩大

党在*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13大提出*基本路线,17大又对基本路线的内容加以发展,其内容: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而奋斗。

7.党在*的基本纲领是什么?

*经济,就是在*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做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民主政治。

2.*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3.*和谐社会,就是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以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的、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为什么说改革是第二次革命?

1..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相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而言的。

2.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而言的。(所谓解放生产力是指通过解除对生产力的束缚来发展生产力)

3.改革是中国第二次革命,是从改革的深刻度和广泛性方面而言的。

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改革是动力,稳定是前提,发展是目的。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改革开放以来党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方面积累起来的经验和主要原则。

1.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2.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3.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对外开放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1.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

2.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3.实行对外开放也是充分发挥*制度优越性,吸取人类文明成果,建设优于资本主义的*的需要。

4.实行对外开放要处理好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的关系。

4.如何理解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

1.所谓全方位,就是不论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实行开放政策。

2.所谓多层次,就是根据各地区标定实际和特点,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经济开发区,沿边和沿江以及内陆省区等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开放,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对外开放格局。

3.所谓宽领域,就是立足于我国国情,对国际商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国际技术市场、国际劳务市场的开放,把对外开放扩宽到能源、交通等基础产业已经金融、保险、房地产、科技、教育、文化、服务业等。

补充:

15大将邓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是想并写入党章。中国改革以来的成就:经济实力大幅提升、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文化建设开创新局面、社会建设全面展开、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扎实推进。

*基本经济制度建立的依据是什么?

1.公有制是*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

2.我国还处于*,生产力还不发达,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还不高,发展还很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3.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服务。

怎样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1.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强化对分配结果的监管,努力缓解行业、地区和社会成员间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2.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特别要关注就学、就业机会和分配过程的公平。

3.着力提高低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

4.严格执行最低收入制度,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5.建立规范的公务员工资制度,规范职务消费,完善国有企业单位收入分配规范和监管机制。

6.控制和调节垄断性行业的收入,建立健全个人收入申报制度,强化个人所的税征管。

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主要内容?

1.社会保险2.社会救助3.社会福利4.优抚安置5.社会互利6.商业保险7.慈善事业。

内容: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理论的丰富内涵?

1.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突破了过去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本质属性的观念。

2.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计划和市场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自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

3.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但是,它也*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体制则必须体现*基本制度的特征。

*理论是如何形成发展的?

1979年,*提出,*应当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才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

2.1981,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通过了{关于简单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为形成*理论开辟了道路。

3.1984.10,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提出“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新概念,明确肯定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

4.1987,党的十三大提出*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的统一体制”

5.1992*在南方谈话中明确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6.2007年,党的17大根据新的历史时期要实现的经济发展目标,提出了在完善*方面要取得重大进展的要求,从制度上更好的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了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

*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服务。

2.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制度并存。

3.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属,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使市场在*的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更好的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什么是新型工业化道路?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以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具体措施:1.优先发展已信息技术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2.全面发展制造业,实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3.广泛采用节能技术,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形成工业化与能源、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建设*的总要求是什么?

1.生产发展2.生活富裕3.乡风文明4.村容整洁5.管理民主

建设*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1.建设*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强大动力.

2.建设*是实现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支撑。

3.建设*是*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4.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举措。

怎样建设*?

1.全面加强农村生产力建设,针对制约农村生产力发展的突出问题,抓住关键环节,采取综合措施,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2.坚持吧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广辟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途径,形成农业增收的长效机制。

3.扩大农村基层民主,搞好村民自治,健全村务公开制度,开展普法教育,确保广大农民群众依法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

4.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文化事业,倡导教育文明行风尚,培育早就新型农民。

5.坚持以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着重点,促进农村和谐社会建设,关心农村困难群众生活,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坚强农村社会建设和管理。

6.要坚持*的改革方向,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体制,统筹推进农村各项改革,充分尊重广大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全面增强农村和农业发展的活力。

怎样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1.深入开展宣传,提高全民的资源节约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清洁生产。

3.完善法规标准,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4.加快结构调整,提高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整体水平。

附加:我国的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分配制度,以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制度并存。三种不同的分配形式“1.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2.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 3.管理和知识产权累的生产要素,如科技发明、创造、信息、专利等参与分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国有经济。明确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在十五届四中全会。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奋斗目标。

*的民主政治的内容是什么?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坚持*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障。

2.人民当家作主是*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3.依法治国是当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与人民民主、党的领导是精密联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为什么说我国现阶段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

1.性质相同,都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国家政权。

2.作用、职能相同,都承担着巩固和发展*制度,扩大人民民主,镇压敌对势力反抗,包围和巩固革命成果,领导和组织全面的*的职能。

3.历史使命相同,都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完善和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逐步消灭一切阶级差别和社会不平等,为未来过度到共产主义创造条件。

如何理解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带队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和统一战线学说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我国*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

我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同意以战线理论、政党理论、*民主政治理论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

特征如下4点:

1.我国的政党制度中,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不是在野党,更不是反对党。

2.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有着共同的根本利益和共同的目标,都是以四项基本原则为共同准则,以实现不同时期的总任务为共同纲领,以*为共同理想,

3.各民主党派豆豆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选的协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飞制定执行。

4.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都受到宪法的保护,享有宪法规定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上的平等。

民族区域自治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为什么?

1.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和发展,是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依据。

2.近代以来在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实行民主区域自治的政治基础。

3.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各地区资源条件和发展的差异,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现实条件。

为什么要坚持依法治国?

1.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2.依法治国是发展*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3依法治国是发展*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要求。

4.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加强*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6字“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有法可依是前提,有法必依是核心,执法必严是关键,违法必究是保障。

1.“有法可依”就是要建立统一、完备、科学的法律体系和制度,即立法能够适应不断发展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需要、及时对各种社会关系进行规范。

2.“有法必依”就是要保证法律效力的普遍性和有效性,即尽量排除和杜绝立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中的随意性、偶然性和腐败现象。

3.“执法必严”就是要确保严格公正的执法和司法。

4.“违法必究”就是针对一切违法犯罪行为都要按照“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则”的原则,给予惩罚。

为什么必须坚持*政治发展道路?

1.坚持*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的治理国家。

2.坚持*政治发展道路,必须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3.坚持*政治发展道路,必须积极稳妥的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推进*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5.坚持中国特设*政治发展道理,必须学习和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坚持和发挥*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但绝不能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

附加: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则和任务,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九届人大二次会议正式将“依法治国”写入宪法,它的核心是“法制代替人治”

*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1.*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2.*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3.*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1.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2.培育“四有”公民,提高全体公民的素质,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3.培育“四有”公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我国文化建设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3.*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1.坚持以马克思思想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服务。

2.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3.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

4.坚持立足当代有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有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

*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

1.*思想道德建设,集中体现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2.思想道德建设分为思想建设和道德建设两个部分,其中思想建设是整个*文化建设的灵魂和基础。

3.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

4.*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教育和科学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民族素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作用。

中国特色*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1.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2.树立*的共同理想

3.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4.树立*

5.*基本内容和相互关系

*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社会和谐是*的本质属性。*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吧*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的必然选择。

1.*和谐社会是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

2.*和谐社会是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

3.*和谐社会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社会基础、思想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

和谐社会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

胡锦涛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和谐社会的理论意义?

1.*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2.*和谐社会,是对*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

3.提出*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

4.*和谐社会的实践意义?

1.*和谐社会是*“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对*和谐社会做出部署,有利于全面推进*。

2.社会更加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切实做好*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有利于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切实维护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3.促进社会和谐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把*和谐社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有利于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社会和谐是应对外部挑战的重要条件,保持国内安定和谐的社会政治局面,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抗风险能力,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向共同富裕道路,推进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2.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3.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4.必须坚持民族法治

5.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6.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有哪六条?

1.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2.实施扩大就业的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4.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5.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6.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提出了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指什么?

在科学分析战争与和平的基础上,*提出了两个中间地带和三个世界的划分的战略。1946-8,*同志在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中指出,在美国和苏联隔着及其辽阔的地带。20世纪60年代,*进一步指出,在美国和苏联之间有两个地带: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是第一个中间地带;欧洲、北美加拿大、大洋洲是第二个中间地带。日本也属于第二个中间地带。

1974年,*又提出三分世界的战略,他对来访的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所:美国、苏联式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整个非洲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也是第三世界。

为什么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1.世界大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可以避免,我们有可能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

2.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是东西方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矛盾全局的集中体现。

3.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的共同发展则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4.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并不意味着这两个问题已经解决。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一个都没有得到解决,还需要各国人民长期不懈地共同努力。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坚持独立自主的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

2.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原则。

3.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

4.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中国在建设和谐世界中该怎么办?

1.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2.维护世界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

3.树立新的安全观念,努力营造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

4.推动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

1.一个中国 2.两制并存 3.高度自治 4.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 5.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 6.积极促谈争取通过谈判实现统一 7.积极促进两岸三通和各项交流,增进两岸同胞的相互了解和感情,密切两岸经济、文化关系、为实现和平统一创造条件 8.坚持反对任何“台湾独立”的言行 9.坚决反对外国势力插手和干涉他台湾问题 10集中力量搞好经济建设,是解决国际国内问题的基础,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基础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重要意义?

1.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把和平共处原则用之解决一个国家的统一问题。

2.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3.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体现了既坚持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坚定性,也体现了照顾历史实际和现实可能的策略灵活性,可以避免武力统一会造成的不良后果。

4.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有利于争取*事业所需要的和平的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

5.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如何理解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

1.恪守一个中国,增进政治互信。

2.推进经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3.弘扬中华文化,加强精神纽带。

4.加强人员往来,扩大各界交流。

5.维护国家主权,协商涉外事务。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为什么?

1.中国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2.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内在要求。

3.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也是党以实现民族振兴为己任的必然选择。

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1.坚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稳定,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把亿万人民团结聚集起来,共同建设美好未来,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4.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的挑战,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坚定不移的贯彻执行党在*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为促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服务,为促进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和祖国和平统一服务,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服务。概括起来,基本任务就是“四个服务”。*同志在2000年12月召开的全国统战会议上明确指出:统一战线的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争取人心、凝聚力量,为实现党和国家的宏伟目标而团结奋斗。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应注意什么?

1.必须坚持党对统一战线地带领导

2.必须高举爱国主义、*两面旗帜。

3.必须处理好民族问题

4.为实现这一基本任务,必须处理好宗教问题。

党的建设的总要求是什么?

一定要高举*理论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实现,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反应人民的利益和时代发展的要求;一定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者两大历史性课题;一定准确把握中国社会前进的脉搏,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使党的工作充满活力;一定要把是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既立足于做好经常性工作,又抓紧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

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一是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二是要坚持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哦那个推进党领导的伟大事业紧密结合起来,保证党始终成为*的坚强领导核心,三是坚持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保证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四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党同人民却总的血肉联系,五是坚持改革创新,增强党的生机活力,六是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提高管党治党水平。

在新时期,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思想建设

2.组织建设

4.作风建设

5.制度建设

6.廉政建设

如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必须坚持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必须坚持推进*自我完善,增强*的生机和活力,必须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必须坚持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如何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1.必须准确把握时代脉搏,保证党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伐

2.必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党始终与人民群众共同命运。

3.必须是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不断与时俱进,保证党的全部工作始终符合实际和社会发展规律。

4.不许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进行,保证党始终引领中国社会发展进步。

5.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保证党始终具有喷薄升级和旺盛活力。

咨询电话: 15677391442 (黄老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首赞 +1阅读 (2192)

大家都在看

钱枫事件女主小艺的照片曝光!女方青春靓丽,长相甜美

电视主持人钱枫被曝涉嫌强奸,起底女生身份搞错了重点

刘国梁要注意了!国乒前奥运冠军入籍日本,支招伊藤美诚咋赢国乒

衡水中学张锡峰被大学录取,不是北大、复旦,而是另一所985名校

从来不接吻戏,连初吻都给了自己的老公,难怪出道这么多年零绯闻

霍尊退圈后,父亲火风再次发文,这次真的很公道,网友:买账了!

河南女主播直播徒步青藏线遇意外!好友称其被压车下,已火化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0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登录并发表

搜狐“我来说两句” 用户公约

推荐阅读

大家都在搜:残奥会中国队首金

热门精选

22岁女孩徒步直播时遇难,警方透露原因! 

钱枫被举报性侵,再看杨迪当年的爆料,也不再好笑 

“我爸是李刚”的李启铭,十年后重返社会,父亲不认企业不要 

22岁女孩徒步直播时遇难,警方透露原因! 

钱枫被举报性侵,再看杨迪当年的爆料,也不再好笑  

疯狂英语李阳建议英语“滚出”高考,学生...

阿富汗知名喜剧演员被塔利班成员掌掴后枪...

日本造币局回应奥运金牌掉皮:东京奥组委...

“儿子太帅,不可能是我亲生的”,四次亲...

24小时热文

1

日本造币局回应奥运金牌掉皮:东京奥组委可能调查

719万 阅读

2

太惊艳!这些身材与美貌并存的美女,真让人心动

130万 阅读

3

福克斯主播大骂拜登整整8分钟,全程高能……

312万 阅读

“1980年巴西最帅男人”又出山 74岁时再捧拉美选美冠军

161万 阅读

起诉书:甘肃巨贪雷志强利用放贷大权伙同儿子贪贿,合...

117万 阅读

搜狐号推荐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官方账号

校园司令

中国大学生的发声平台。

教育乐乐

为家长提供育儿,教育的好建议。

这才是美国

用亲历告诉你一个真实的美国!

美国高中留学

方舟留学旗下。美国高中留学,专注美国高中,美国本科(美高在读)顶尖名校...

返回

首页

用户

反馈

搜狐首页新闻体育汽车房产旅游教育时尚科技财经娱乐更多

登录

黄老师与我们

0

文章

5.4万

总阅读

查看TA的文章>

评论

0

分享

微信分享

新浪微博

QQ空间

复制链接

时事政治摘要及理论知识 

2017-10-24 08:05

政治复习要点

2017年成考时事政治复习

1、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2016年7月1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2、继营改增之后,资源税改革7月1日起全面推开,这标志着始于2010年的资源税改革全面落地。

3、2016年第1号台风“尼伯特”于7月8日5时50分以超强台风级在台湾台东太麻里乡沿海登陆,成为1949年以来登陆我国的最强初台。

4、7月15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四十届会议上,中国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顺利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我国的世界遗产总数已达到49处,继续保持世界第二的领先地位。

5、7月17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四十届大会上,湖北神农架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荣膺“世界自然遗产地”称号。神农架也成为我国第一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和生物圈保护区、世界地质公园、世界遗产三大保护制度共同录入的“三冠王”名录遗产地。

6、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研制的国产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AG600在珠海实现总装下线。据悉,AG600是当今世界在研的最大一款水陆两栖飞机。

7、2017年“东亚文化之都”评选活动终审工作7月25日在京举行。经评审委员会评审,长沙市当选2017年“东亚文化之都”。

8、首届世界积极教育联盟成立大会7月18日至20日在美国达拉斯市举行,来自40多个国家近千名专家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围绕“积极教育”这一国际新理念及其实践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

9、国务院发出通知,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推进以人的新型城镇化的首要任务,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本途径,是扩内需、调结构的重要抓手。

10、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中国城市报社、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等单位日前参考国际标准,结合中国实际,通过考察、问卷、评议、公示等程序,认定河南省民权县为“中国长寿之乡”和“中国健康小城”。

11、8月16日1时4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人类将首次完成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并利用“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在国际上率先成功实现了千公里级的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

12、9月4日至5日,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将在杭州举行。

13、当地时间8月5日晚,第三十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里约热内卢的马拉卡纳体育场开幕。这是现代奥运会历经120年发展后首次登陆南美洲。高尔夫和7人制橄榄球时隔112年和92年后重归奥林匹克大家庭。

14、澳大利亚出口委员会8月18日发布的《2016澳大利亚国际商务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成为澳大利亚企业最想投资的国家。

15、近日,*、国务院决定,在辽宁省、浙江省、河南省、湖北省、重庆市、四川省、陕西省新设立7个自贸试验区。

16、201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17、*9月3日出席2016年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中国发展新起点 全球增长新蓝图》的主旨演讲,

18、2016年是“九一八事变”发生85周年,人们要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19、在第三个国家扶贫日到来之际,*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一个标志性的指标是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20、上海至2040年将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和文化大都市。这是上海首次将建设“五大中心”写进规划,明确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定位。

2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宣布,人民币10月1日正式加入IMF的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

22、2016厦门国际海洋周11月4日在福建厦门举行,《2016年国民海洋意识发展指数(MAI)研究报告》显示,北京地区的海洋意识最强,以84分高居榜首,上海、天津分别位居第二、三位。

23、2016年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

24、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11月16日上午在浙江省乌镇开幕。

25、中共中央11月29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座谈会,纪念朱德同志诞辰130周年。

26、2016年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11月19日在秘鲁利马举行。*应邀出席并发表题为《深化伙伴关系 增强发展动力》的主旨演讲。

2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11月30日通过审议,批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8、12月4日,在第三个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29、2016年12月11日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15周年的日子。

30、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与比利时驻华大使馆12月4日在京举行招待会,庆祝中比建交45周年。

31、日前,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并将于2018年1月1日开始实施。环保税,由此成为我国的第十八个税种。

32、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1月10日全天召开会议,中共中央*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

33、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月11日发表《中国的亚太安全合作政策》白皮书。白皮书指出,中国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努力走共建、共享、共赢的亚太安全之路。

34、国务院日前印发《“十三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明确了“十三五”知识产权工作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对全国知识产权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这是知识产权规划首次列入国家重点专项规划。

35、1月17日,*在达沃斯国际会议中心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共担时代责任 共促全球发展》的主旨演讲,

36、1月18日,*在日内瓦万国宫出席“共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高级别会议,并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

37、中共中央政治局1月22日召开会议,会议决定,设立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由*任主任。

38、*同斯里兰卡总统西里塞纳2月7日互致贺电,热烈庆祝两国建交60周年。

39、2月8日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获悉:2016年我国商标申请量达369.1万件,已连续15年位居世界第一,国内商标申请量排前5位的省份分别为广东、北京、浙江、上海、江苏。

40、2016年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首战之年,按照每人每年2300元(2010年不变价)的农村贫困标准计算,2016年农村贫困人口4335万人,比上年减少1240万人,超额完成1000万人的目标任务。

41、2月28日,国家认监委、工信部电子司指导下的汽车联网产品认证联盟,推出我国自主研制的“米级快速定位北斗芯片”,导航精度从原来的10米提升到1?2米,标志着我国自主可控的北斗卫星导航即将进入米级定位时代。

42、科技日报3月9日消息,近日从中国科学院获悉,我国自主研发的“海翼”号深海滑翔机,在马里亚纳海沟完成了大深度下潜观测任务并安全回收,其最大下潜深度为6329米,刷新了水下滑翔机最大下潜深度的世界纪录,为我国深渊科考提供了新的科考手段。

43、3月22日是第二十五届“世界水日”,也是第三十届“中国水周”的第一天。联合国确定今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废水”,我国今年纪念“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是“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全面推行河长制”。

44、*3月25日向博鳌亚洲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致贺信。强调,2017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以“直面全球化与自由贸易的未来”为主题,共同推动更有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续的经济全球化进程。

45、2017年3月28日是西藏百万农奴解放58周年的纪念日。

46、3月30日电,中央宣传部30日向全社会公开宣传发布“以国为重的大国工匠”徐立平的先进事迹,授予徐立平“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47、联合国开发计划署3月21日发布2016年人类发展报告,指出全球所有地区的平均人类发展水平在1990年至2015年间都取得显著进步,但仍有1/3的人口生活在低人类发展水平。

48、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是以*同志的*作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49、4月16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贵州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在贵阳召开,在贵州参选的中央提名的代表候选人*同志,以全票当选党的十九大代表。

50、中央宣传部4月25日向全社会公开宣传发布“当代愚公”黄大发的先进事迹,授予黄大发“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51、4月27日19时07分,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完成首次推进剂在轨补加试验,填补了我国航天领域的空白,实现了空间推进领域的一次重大技术跨越,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这一关键技术的国家。

52、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公司4月3日宣布,将南非主权信用评级下调至垃圾级,这也是南非自2000年以来首次失去标普的投资级评级。

53、4月13日,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发布重磅消息称,土卫二上具备生命所需的几乎所有已知元素。

54、4月27日,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GMIC)北京2017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拉开帷幕。大会以“天?工?开?悟”为主题,寓意着眼现在,关注未来。

55、经国务院批准,自2017年起,将每年5月10日设立为“中国品牌日”,2017年的主题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开启自主品牌发展*”。

56、*5月14日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主旨演讲,强调坚持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

57、日前从住房城乡建设部有关“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通气会上获悉:截至目前,我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0项,总量位列世界第二。

58、5月18日消息,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今天在南海宣布,我国正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进行的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这也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了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

59、当地时间5月23日15时59分,“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成功完成大洋38航次第三航段的首次下潜(总第143潜次)。本次下潜为工程下潜,调查区域为世界最深处的马里亚纳海沟北侧,最大下潜深度4811米。

60、日前公安机关明确,2017年7月1日起将实现身份证全国范围异地办理,奔波千里回乡办证换证就要成为历史。

61、在2017年5月召开的世界气象组织(WMO)执行理事会第六十九次届会上,中国气象局被正式认定为世界气象中心(WMC)。

62、2017年6月17日是第二十三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我国宣传的主题是“防治荒漠化,建设绿色家园”。

63、6月25日是第二十七个全国土地日,今年主题为“土地与生态文明建设”。

64、当地时间6月22日,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的世界大都市协会世界大会全体大会上,广州成功获得2020年世界大都市协会第十三届世界大会主办权。

65、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2017年起,全面推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

66、巴拿马时间6月12日晚8时,巴拿马总统正式向全世界宣布:巴拿马共和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

什么是世界观、方法论、哲学?

世界观是人们对包括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内在的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方法论同世界观是统一的。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哪两个方面?

1.思维与存在、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

2.思维是否能否认或正确认识存在,即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1马克思主义哲学在19世纪40年代产生不是偶然。19世纪40年代,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矛盾的激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条件。2.19世纪30至40年代,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3.无产阶级为了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需要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19世纪上半期,自然科学取得了巨大进步,其中有代表性的重大成就就是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三大发现。

哲学产生的思想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思想理论来源:继承和发扬了哲学史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德国古典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点?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相统一的完备理论体系。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革命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无产阶级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意义?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战略、策略的理论基础,是我们*的理论指南

2.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增强我们鉴别各种理论和路线是非的能力。

3.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帮助我们掌握运用概念的艺术,提高理论思维的能力。

物质的本质属性是什么?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说复写、摄影、反映。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重要理论意义?

坚持了物质是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1.坚持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的批判了不可知论。

2.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3.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关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4.他给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提供了哲学基础,给科学研究。实际工作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1.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2.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他的物质主体,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什么是规律?

为什么说规律是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关系

事物联系和运动构成规律。规律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1.规律是本质的联系。任何规律都是事物内在根据和本质联系。规律同本质是同等程度的范畴,规律是本质的或本质之间的联系。

2.规律是必然的联系。任何规律都是事物必定如此、确定不移的趋势。

3.规律是稳定的联系。任何规律都是同类现象背后的共性,是丰富多彩的现象背后的稳定联系。

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和区别?

自然规律是自然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社会生活过程中诸现象间本质、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之间有一定联系,也有区别。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两者的区别:自然规律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社会规律则是通过抱有一定目的和意图的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在社会规律中,即存在客观制约主观的关系,有存在着主观制约客观的关系。自然规律只要具备了同样的物质的客观物质条件就可以以完全相同的形式反复出现,社会规律则是历史的,在不同社会、国家、民族以及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这就使社会规律比认识自然规律困难的多

什么是意识?意识的三个发展阶段是什么?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印象。三个阶段:即有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征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再到高等生物的感觉和心理,最终发展为人类的意识。

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定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主要表现在。1:意识反映世界具有自觉性、目的性和计划性。

2:意识不仅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4:意识海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人生理活动的作用。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重要意义?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本质问题的一个基本原理。基本内容:

1.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个。

2.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即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而不是某种“史基”的物体

3.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而不是单一的毫无差别的统一。

意义:1.其理论意义在于,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系列原理和原则都是以此为根据和前提的,从而成为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世界观。

2.其实践意义在于,它是我们从事一切工作的立足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

简述劳动对意识的产生和发展的决定作用?

劳动使猿脑变为人脑,从而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器官

1.劳动产生了语言。

2.劳动丰富了意识的内容,推动了意识的发展。

简述意识的能动性的表现及其实现条件和途径?

1.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指人们在实践中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

2.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变现在: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3.意识的能动作用最为突出的变现是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4.意识活动能在一定条件下控制人的生理活动。

3.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条件和途径:1.认识和尊重客观事物的规律,是正确和充分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前提。2.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是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重要条件。3.正视并处理好事物和环境的关系,才能使意识的能动作用得到有效发挥。4.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是通过实践活动,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运用物质和意识辨证关系原理,说明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实对我国*的伟大意义?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意识能指导人们采取正确的行动,促进食物合乎规律的发展;错误意识会引导人们采取错误行动,阻碍和破坏事物的发展,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中,要根据客观实际,按规律办事情,即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根本原则。

1.只有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才能认识*的规律,制定出符合客观规律的路线、方针、政策,使*取得成功;反之,从主观愿望和书本出发,必然使*遭受挫折。我们*几十年来的经验教训,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恢复了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并指导我国的*,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只有不断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根本原则,我国的*事业才能不断地向前发展。

联系的含义及特点?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其特点:

首先,联系具有客观性。其次联系具有普遍性。再次,联系具有多样性。

为什么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发展是前进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因为;

1.就新生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有新的结构和功能,它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旧事物的各种要素和功能已经不适应环境和客观条件的变化。

2.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它即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有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仍然适合新的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怎样认识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

所谓过程是指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都有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中的一切现象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和发展的。坚持事物发展过程的实现,就要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吧一切事物如实的看作是变化、发展的过程,既要了解他们的过去、观察他们的现在,又要预见他们的未来。在今天,科学地认识*的历史必然性、历史阶段、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对我们坚定信念、积极投身*的伟大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中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和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它是对事物辩证认识的实质;是否承认对立学说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实质。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含义: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其中含义:1.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2.矛盾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矛盾斗争性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多样性的形式。不同矛盾具有不同的斗争形式,同一矛盾在不同阶段上的斗争形式也不同

同一性对事物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

由于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条件,矛盾双方可以利用对方的发展使自己获得发展

1.由于矛盾双方相互包含,矛盾双方可以相互汲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2.由于矛盾双方彼此相通,矛盾双方可以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并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

斗争性对事物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

斗争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造成事物的量变。斗争促使矛盾双方地位或性质转化,实现事物的自变。

内因和外因的含义及其关系?

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说明事物的发展的根本原因不在事物的外部,而在于事物内部矛盾性。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因。内因即内部矛盾是事物存在的基础,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本质,是事物变化的根据,他规定着服务发展的方向,所以它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它能够加速或延缓甚至暂时改变事物发展的进程,但它必须通过内因其作用,它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对于我们分析问题和指导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我国实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方针的重要哲学基础。

质和量的含义以及方法论意义?

质是一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它事物的规定性。事物质的规定性是由事物内部矛盾的特殊性说决定的。

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

质和量的统一为度。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范围、幅度和限度。它的极限叫关键点,超出了关节点,事物就形成了新的质量统一。认识度才能确切地把握事物的质,不致混淆不同事物。

相互关系:

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

2.质变和量变的必然结果。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3.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为什么?

前进行体现在:每一次否定都是质变,都把事物推到新阶段;每一周期都是开放的,不存在不被否定的终点。曲折性体现在回复性上,其中有暂时的停顿或倒退,但是曲折终将为事物的发展开辟道路。由于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我们就不能奢望什么事情都是径情直遂、一帆风顺的,要善于洞察事物发展中的各种可能性,充分估计其困难和曲折,经得起困难和挫折的考验,坚定信心,知难而上,开辟前进的道路。

原因和结果的含义以及原理、方法论意义?

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较原因,而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叫结果。

1.原因和结果的区分即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2.原因和结果相互作用,原因产生结果,结果反过来影响原因,互为因果。

3.原因和结果相互渗透,结果存在原因之中,原因表现在结果之中。

4.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复杂多样性的,有一因多果,同因异果,一果多因、异因同果, 多因多果、复合因果

现象与本质的含义以及原理和方法论意义?

现象和本质也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一方面,现象和本质是又区别的。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人们可通过感官感知,本质则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根本性质,只有靠人的理性思维才能把握;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而本质是一般的、共同的;现象是多变的,本质则是相对稳定的;现象是生动、丰富的,本质是比较深刻、单纯的。现象有真象和假象之分,假象与错觉不是一回事。另一方面,现象和本质又是统一的,他们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任何本质都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没有不表现为现象的本质;任何现象都是从一定的方面变现着本质,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即使假象也是本质的表现。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表明,正因为现象和本质是统一的,所以我们能够通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同时由于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的,又要求人们不能停留与现象而必须透过现象揭示本质。

能动反映论的主要内容?

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应。

2.主体对客体的反应时一个能动的创造性的过程。

3.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应时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

如何理解第一次飞跃?

1.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人在实践中通过感官对事物外部形态的直接的、具体的放映,它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感性认识的特点是直接性和具体性。

2.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通过思维对事物内部联系的间接的,概括反应。它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以及假说和理论等形式。理性认识的特点是它的间接性和抽象性。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统一的认识过程中的两个阶段,他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质的区别。

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又是相互联系的。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依存。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唯物论。2.在实际的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又是互相交织、互相渗透的。

5.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两者统一的基础是实践。感性认识是在实践中产生的,由感性认识到理论认识的过度,也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

如何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飞跃的条件?

他们所要具备的条件:

1.要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2.要把关于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同主体自身的需要和利益的认识相结合,形成正确合理的实践观念。

3.要把理论的正确性和现实的可行性统一起来,寻求实现理想客体的具体途径和工作方法.

4.理论必须被群众掌握,内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联结、相互包含的。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任何相对真理中都包含有绝对真理的颗粒;另一方面,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什么是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只有创新,才能使我们的思想和理论随着实际的变化而变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真正实现主观和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这是我们的治党治国之道,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之道,也是我们每个人学习和工作的成功之道。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什么?为什么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所谓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存在与发展中各种物质要素、物质活动和物质关系的综合,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物资资料生产方式等三个基本的方面。在整个社会存在中,物质资料生产方式起着主要的决定性作用。

1.它是一切社会历史观无法回避而且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

2.它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延伸。

3.它是划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这两种对立的历史观的根本标准。

4.它是人们社会实践中和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基本问题。

地理环境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地理环境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动植物、矿物等

一: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影响因素。1.一定的地理环境是人们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和物质基础。2.地理环境的特点直接制约着人与自然的关系,既制约着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制约着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

二:地理环境不是人类社会发展最终的决定性因素。1.地理环境不能直接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2.地理环境不能直接决定社会制度的变化。

人口因素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人口因素是指作为物质资料生产和人自身生产的主体的人们的总和,包括人口的数量、质量、密度、构成、分布、增减、迁徒。

一:一定的人口因素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必要前提和重要影响因素。1.一定的人口因素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必要前提和物质基础。2.人口因素的状况直接制约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制约着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

二:人口因素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性因素。1.人口状况不能直接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2.人口状况不能直接决定社会制度的变化。

生产方式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简称生产方式,是指人类改造自然以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方式,它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是一定的生产力以一定的生产关系的统一,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内容,体现着生产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的形式,体现着生产总人与人的关系。

作用:1.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产生。

2.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存在。

3.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4.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变化。

5.生产方式决定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影响作用的性质、方式和大小。

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有哪几个方面?

1.劳动资料即劳动手段。

2.劳动对象

3.劳动者

4.科学技术

如何理解国体与政体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1.国体既国家的类型,指的是国家的阶级内容,或说社会个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2.国体与整体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

3.国家的职能是国家本质的表现。

国家的对内对外职能?

对内:政治职能、经济职能、社会管理职能、

对外:国防职能、外交职能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如何?

唯物史观是历史唯物论与历史辨证论的统一。

唯物史观首先是历史观上的唯物论,既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依赖于社会存在。主要表现在: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产生和内容。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应,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2.社会存在君顶社会意识的发展和变化。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应,一旦社会存在有了发展、变化,社会意识或迟或早也会发生相应的发展、变化。

3.社会存在的阶级性决定社会意识的阶级性。

社会意识同时也是历史观上的辩证法,既在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前提下,也承认社会意识一旦形成就具有了相对的独立性,并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1.社会意识的发展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完全平衡性。

2.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和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具有不完全同步性。

3.每一种形式的社会意识都具有自己纵向的历史继承性。

4.不同形式的社会意识之间还具有横向的相互作用。

5.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的规律?

概括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一方面,生产力的状况决定一定生产关系的产生极其变化发展的方向和形式;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对生产力总是从基本现实和到基本不详适合,再到基本相适合:与此相适应,生产关系也总是从相对稳定到新旧更替,再到相对稳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这种矛盾运动循环往复、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逐步走向更高阶段。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关系: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现实意义:

上层建筑既具有对经济基础的依赖性,又具有相对独立性,这就使上层建筑不会完全的、绝对的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他们之间总会有矛盾。

这一规律使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依据,是我们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和建设*的客观依据,对于我们深刻理解和自觉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方针,*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有一重要动力。

改革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集中表现在,它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和手段。改革是社会发展总经常出现的、具有相当普遍性的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重要形式。

改革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客观要求,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手段,改革是*发展的重要动力。*改革是*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是为了解放生产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改革也是一宗“制度创新”,用新体制取代旧体制,改革是社会生活的深刻变革,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所以改革也是一场革命。

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现代科技革命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1.它使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发生质的变革。2.它使人们的劳动形式产生质的提升。3.它使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发生重大调整。

二:现代科技革命推动生活方式的变革。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直接或间接的作用于人们生活方式的是个基本要素,既生活主体、生活资料、生活时间、生活空间,从而引起生活方式发生新的变革。

三:现代科技革命推动思维方式变革。现代科技革命使思维具有系统化、整体性、开放型、动态性、创造性等特征,并使认识活动出现教学化、模型化、形式化的趋势。

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绝大多数。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人民群众有着不同的内容,包含着不同的阶级、阶层和集团。人民群众的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

1.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4.人民群众既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在历史人物中,对那些反应时代要求,代表进步阶级或阶层利益,对社会发展起显著促进作用的代表人物,称之为杰出人物。历史人物,他别是杰出人物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历史人物使历史时间的发起者、当事人;历史人物是实现一定历史任务的组织者、领导者;历史人物是历史进程的影响者,它可以加速或延缓历史任务的解决。因此,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的集体过程始终起着一定作用,有时甚至对历史事件的进程和结局发生决定性的影响,但不能决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什么?

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起基本内容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福祉的观点,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群众路线是群众观点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运用。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1.*思想的科学含义。

1.*思想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2.*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和经验总结。

3.*思想不仅是*同志个人智慧的产物,也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集体智慧的结晶。

*思想的主要内容。

新民主主义理论:*革命和*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党建设理论;他有三个基本方面: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

*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1.*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3.*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1997年党的15大确立的*理论为指导地位

2002年将三个代表写入党章

科学体系:第一次比价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

主要内容:

1.*本质理论:什么是*,怎样建设*。是*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不断提出和反复思考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

2.*理论

3.*改革开放理论

4.*理论。

5.*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1.*理论是对我国*规律的科学认识

2.*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的科学指南。

3.*理论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有哪些主要内容?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有哪些主要内容?

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主要内容),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义国家所有(应有之义),保护民族工商业(极具特色的一项内容)

文化纲领: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在新民主主义文化中居于指导地位的是共产主义思想。

为什么要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

必要性(主观因素)

1.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是由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2.近代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

3.中国革命的敌人虽然建立了庞大的反革命军队,并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而农村则是其统治的薄弱点。

可能性(客观因素)

1.近代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

2.由于中国是一个大国,革命力量大有回旋余地,而帝国主义国家的间接统治以及其相互的矛盾和斗争,造成了军阀割据的局面和连绵不断的军阀混乱,又使红色政权获得存在和发展的间隙。

3.红色政权产生的地方都经过大革命的洗礼,有较好的群众基础。

4.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存在,最重要的是共产党组织的力量和政策的不错误。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有哪些?

*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是什么?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以*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进行理论创新而形成的具有独创性的关于中国人民革命的理论,是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指导思想,具有伟大的意义。

2.新民主义主义理论,解决了在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落后的半殖民地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里进行革命的一系列理论问题,科学的回答了近代中国革命向何处去的问题,正确的解决了中国革命的发展阶段的问题,揭示了近代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3.在新民主义革命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结束了中国几千年来封建地主阶级剥削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结束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奴役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新民主主义的伟大胜利,是二十世纪继俄国十月*革命以后改变世界面貌的伟大历史事件,有力地鼓舞和推动了世界上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反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斗争,极大的增强了他们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信心,有力的支持了世界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增强了世界人民争取世界和平的力量。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什么?

一化三改:*工业化,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7.对农业、手工业的*改造的经验是什么?

1.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

2.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

3.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

8.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的经验是什么?

*制度建立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1.*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为伟大的社会变革,也是20世纪中国又一次划时代的历史巨变

2.*基本制度的确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

3.*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和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

4.中国*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占有世界人口1/4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这是世界*运动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时刻。

补充

五四运动标志着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各种矛盾的最主要矛盾。近代中国的国情是:已经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1.中国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2.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其中贫农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3.城市小资产阶级,包括广大的知识分子、小商人、手工业者和只有职业者,同样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是动力之一,是可靠的同盟者。4.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一方面受帝国主义压迫,又受封建主义的束缚,它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在革命的关键时刻动摇。区别新旧革命,是领导权的问题。

*本质理论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对*本质所作的概括,一方面强调必须集中力量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另一方面指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手段和目的。

1.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的本质。

2.突出强调了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社会发展的目标,并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两个方面阐述了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

*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1.*本质理论是吧我们队*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2.*本质理论对探索怎样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为什么说“发展才是硬道理”?

1992南方谈话第一次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从*本质要求的高度强调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

1.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制度的必然要求。

2.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3.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

*的科学含义是什么?

1981年11界6中全会{关于建党以来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提出我国*制度和处于*。

13大系统的阐述了*理论。

科学含义:

1.我国社会已是*社会。

2.我国*社会还处于初级阶段。

*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1.经济实力显著增强,铜丝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

2.*体质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质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层次矛盾和问题。

3.人民收入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

4.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

5.*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

6.*文化更加繁荣。

7.社会活力显著增强

8.对外开放日益扩大

党在*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13大提出*基本路线,17大又对基本路线的内容加以发展,其内容: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而奋斗。

7.党在*的基本纲领是什么?

*经济,就是在*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做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民主政治。

2.*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3.*和谐社会,就是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以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的、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为什么说改革是第二次革命?

1..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相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而言的。

2.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而言的。(所谓解放生产力是指通过解除对生产力的束缚来发展生产力)

3.改革是中国第二次革命,是从改革的深刻度和广泛性方面而言的。

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改革是动力,稳定是前提,发展是目的。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改革开放以来党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方面积累起来的经验和主要原则。

1.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2.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3.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对外开放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1.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

2.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3.实行对外开放也是充分发挥*制度优越性,吸取人类文明成果,建设优于资本主义的*的需要。

4.实行对外开放要处理好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的关系。

4.如何理解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

1.所谓全方位,就是不论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实行开放政策。

2.所谓多层次,就是根据各地区标定实际和特点,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经济开发区,沿边和沿江以及内陆省区等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开放,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对外开放格局。

3.所谓宽领域,就是立足于我国国情,对国际商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国际技术市场、国际劳务市场的开放,把对外开放扩宽到能源、交通等基础产业已经金融、保险、房地产、科技、教育、文化、服务业等。

补充:

15大将邓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是想并写入党章。中国改革以来的成就:经济实力大幅提升、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文化建设开创新局面、社会建设全面展开、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扎实推进。

*基本经济制度建立的依据是什么?

1.公有制是*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

2.我国还处于*,生产力还不发达,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还不高,发展还很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3.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服务。

怎样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1.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强化对分配结果的监管,努力缓解行业、地区和社会成员间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2.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特别要关注就学、就业机会和分配过程的公平。

3.着力提高低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

4.严格执行最低收入制度,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5.建立规范的公务员工资制度,规范职务消费,完善国有企业单位收入分配规范和监管机制。

6.控制和调节垄断性行业的收入,建立健全个人收入申报制度,强化个人所的税征管。

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主要内容?

1.社会保险2.社会救助3.社会福利4.优抚安置5.社会互利6.商业保险7.慈善事业。

内容: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理论的丰富内涵?

1.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突破了过去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本质属性的观念。

2.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计划和市场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自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

3.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但是,它也*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体制则必须体现*基本制度的特征。

*理论是如何形成发展的?

1979年,*提出,*应当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才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

2.1981,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通过了{关于简单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为形成*理论开辟了道路。

3.1984.10,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提出“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新概念,明确肯定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

4.1987,党的十三大提出*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的统一体制”

5.1992*在南方谈话中明确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6.2007年,党的17大根据新的历史时期要实现的经济发展目标,提出了在完善*方面要取得重大进展的要求,从制度上更好的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了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

*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服务。

2.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制度并存。

3.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属,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使市场在*的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更好的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什么是新型工业化道路?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以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具体措施:1.优先发展已信息技术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2.全面发展制造业,实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3.广泛采用节能技术,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形成工业化与能源、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建设*的总要求是什么?

1.生产发展2.生活富裕3.乡风文明4.村容整洁5.管理民主

建设*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1.建设*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强大动力.

2.建设*是实现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支撑。

3.建设*是*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4.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举措。

怎样建设*?

1.全面加强农村生产力建设,针对制约农村生产力发展的突出问题,抓住关键环节,采取综合措施,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2.坚持吧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广辟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途径,形成农业增收的长效机制。

3.扩大农村基层民主,搞好村民自治,健全村务公开制度,开展普法教育,确保广大农民群众依法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

4.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文化事业,倡导教育文明行风尚,培育早就新型农民。

5.坚持以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着重点,促进农村和谐社会建设,关心农村困难群众生活,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坚强农村社会建设和管理。

6.要坚持*的改革方向,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体制,统筹推进农村各项改革,充分尊重广大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全面增强农村和农业发展的活力。

怎样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1.深入开展宣传,提高全民的资源节约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清洁生产。

3.完善法规标准,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4.加快结构调整,提高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整体水平。

附加:我国的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分配制度,以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制度并存。三种不同的分配形式“1.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2.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 3.管理和知识产权累的生产要素,如科技发明、创造、信息、专利等参与分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国有经济。明确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在十五届四中全会。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奋斗目标。

*的民主政治的内容是什么?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坚持*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障。

2.人民当家作主是*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3.依法治国是当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与人民民主、党的领导是精密联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为什么说我国现阶段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

1.性质相同,都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国家政权。

2.作用、职能相同,都承担着巩固和发展*制度,扩大人民民主,镇压敌对势力反抗,包围和巩固革命成果,领导和组织全面的*的职能。

3.历史使命相同,都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完善和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逐步消灭一切阶级差别和社会不平等,为未来过度到共产主义创造条件。

如何理解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带队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和统一战线学说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我国*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

我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同意以战线理论、政党理论、*民主政治理论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

特征如下4点:

1.我国的政党制度中,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不是在野党,更不是反对党。

2.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有着共同的根本利益和共同的目标,都是以四项基本原则为共同准则,以实现不同时期的总任务为共同纲领,以*为共同理想,

3.各民主党派豆豆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选的协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飞制定执行。

4.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都受到宪法的保护,享有宪法规定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上的平等。

民族区域自治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为什么?

1.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和发展,是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依据。

2.近代以来在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实行民主区域自治的政治基础。

3.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各地区资源条件和发展的差异,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现实条件。

为什么要坚持依法治国?

1.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2.依法治国是发展*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3依法治国是发展*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要求。

4.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加强*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6字“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有法可依是前提,有法必依是核心,执法必严是关键,违法必究是保障。

1.“有法可依”就是要建立统一、完备、科学的法律体系和制度,即立法能够适应不断发展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需要、及时对各种社会关系进行规范。

2.“有法必依”就是要保证法律效力的普遍性和有效性,即尽量排除和杜绝立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中的随意性、偶然性和腐败现象。

3.“执法必严”就是要确保严格公正的执法和司法。

4.“违法必究”就是针对一切违法犯罪行为都要按照“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则”的原则,给予惩罚。

为什么必须坚持*政治发展道路?

1.坚持*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的治理国家。

2.坚持*政治发展道路,必须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3.坚持*政治发展道路,必须积极稳妥的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推进*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5.坚持中国特设*政治发展道理,必须学习和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坚持和发挥*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但绝不能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

附加: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则和任务,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九届人大二次会议正式将“依法治国”写入宪法,它的核心是“法制代替人治”

*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1.*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2.*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3.*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1.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2.培育“四有”公民,提高全体公民的素质,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3.培育“四有”公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我国文化建设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3.*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1.坚持以马克思思想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服务。

2.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3.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

4.坚持立足当代有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有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

*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

1.*思想道德建设,集中体现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2.思想道德建设分为思想建设和道德建设两个部分,其中思想建设是整个*文化建设的灵魂和基础。

3.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

4.*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教育和科学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民族素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作用。

中国特色*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1.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2.树立*的共同理想

3.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4.树立*

5.*基本内容和相互关系

*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社会和谐是*的本质属性。*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吧*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的必然选择。

1.*和谐社会是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

2.*和谐社会是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

3.*和谐社会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社会基础、思想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

和谐社会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

胡锦涛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和谐社会的理论意义?

1.*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2.*和谐社会,是对*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

3.提出*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

4.*和谐社会的实践意义?

1.*和谐社会是*“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对*和谐社会做出部署,有利于全面推进*。

2.社会更加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切实做好*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有利于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切实维护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3.促进社会和谐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把*和谐社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有利于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社会和谐是应对外部挑战的重要条件,保持国内安定和谐的社会政治局面,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抗风险能力,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向共同富裕道路,推进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2.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3.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4.必须坚持民族法治

5.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6.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有哪六条?

1.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2.实施扩大就业的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4.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5.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6.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提出了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指什么?

在科学分析战争与和平的基础上,*提出了两个中间地带和三个世界的划分的战略。1946-8,*同志在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中指出,在美国和苏联隔着及其辽阔的地带。20世纪60年代,*进一步指出,在美国和苏联之间有两个地带: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是第一个中间地带;欧洲、北美加拿大、大洋洲是第二个中间地带。日本也属于第二个中间地带。

1974年,*又提出三分世界的战略,他对来访的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所:美国、苏联式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整个非洲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也是第三世界。

为什么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1.世界大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可以避免,我们有可能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

2.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是东西方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矛盾全局的集中体现。

3.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的共同发展则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4.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并不意味着这两个问题已经解决。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一个都没有得到解决,还需要各国人民长期不懈地共同努力。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坚持独立自主的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

2.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原则。

3.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

4.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中国在建设和谐世界中该怎么办?

1.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2.维护世界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

3.树立新的安全观念,努力营造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

4.推动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

1.一个中国 2.两制并存 3.高度自治 4.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 5.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 6.积极促谈争取通过谈判实现统一 7.积极促进两岸三通和各项交流,增进两岸同胞的相互了解和感情,密切两岸经济、文化关系、为实现和平统一创造条件 8.坚持反对任何“台湾独立”的言行 9.坚决反对外国势力插手和干涉他台湾问题 10集中力量搞好经济建设,是解决国际国内问题的基础,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基础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重要意义?

1.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把和平共处原则用之解决一个国家的统一问题。

2.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3.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体现了既坚持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坚定性,也体现了照顾历史实际和现实可能的策略灵活性,可以避免武力统一会造成的不良后果。

4.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有利于争取*事业所需要的和平的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

5.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如何理解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

1.恪守一个中国,增进政治互信。

2.推进经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3.弘扬中华文化,加强精神纽带。

4.加强人员往来,扩大各界交流。

5.维护国家主权,协商涉外事务。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为什么?

1.中国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2.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内在要求。

3.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也是党以实现民族振兴为己任的必然选择。

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1.坚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稳定,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把亿万人民团结聚集起来,共同建设美好未来,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4.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的挑战,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坚定不移的贯彻执行党在*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为促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服务,为促进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和祖国和平统一服务,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服务。概括起来,基本任务就是“四个服务”。*同志在2000年12月召开的全国统战会议上明确指出:统一战线的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争取人心、凝聚力量,为实现党和国家的宏伟目标而团结奋斗。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应注意什么?

1.必须坚持党对统一战线地带领导

2.必须高举爱国主义、*两面旗帜。

3.必须处理好民族问题

4.为实现这一基本任务,必须处理好宗教问题。

党的建设的总要求是什么?

一定要高举*理论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实现,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反应人民的利益和时代发展的要求;一定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者两大历史性课题;一定准确把握中国社会前进的脉搏,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使党的工作充满活力;一定要把是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既立足于做好经常性工作,又抓紧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

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一是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二是要坚持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哦那个推进党领导的伟大事业紧密结合起来,保证党始终成为*的坚强领导核心,三是坚持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保证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四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党同人民却总的血肉联系,五是坚持改革创新,增强党的生机活力,六是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提高管党治党水平。

在新时期,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思想建设

2.组织建设

4.作风建设

5.制度建设

6.廉政建设

如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必须坚持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必须坚持推进*自我完善,增强*的生机和活力,必须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必须坚持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如何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1.必须准确把握时代脉搏,保证党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伐

2.必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党始终与人民群众共同命运。

3.必须是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不断与时俱进,保证党的全部工作始终符合实际和社会发展规律。

4.不许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进行,保证党始终引领中国社会发展进步。

5.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保证党始终具有喷薄升级和旺盛活力。

1.基层干部党的政治理论知识心得体会三篇

相关文章

网友推荐